关于开展“红心向党 资助同行”学生资助主题活动的通知
浏览量:2300 时间:2021-05-19 作者: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摘要】: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学习党史教育,扎实办好学生资助实事,坚持统筹安排与自发参与相结合,突出典型引领、示范带动,讲好学生资助故事,展示学生资助成效,展望学生资助未来,持续加强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推动学生资助工作再上新台阶。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安排,结合我校学生资助工作实际,为进一步推动我校助学工作健康稳步发展,切实做到资助和育人工作同步推进,决定开展“红心向党 资助同行”学生资助主题活动。
关于开展“红心向党 资助同行”学生资助主题活动的通知
全校师生: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学习党史教育,扎实办好学生资助实事,坚持统筹安排与自发参与相结合,突出典型引领、示范带动,讲好学生资助故事,展示学生资助成效,展望学生资助未来,持续加强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推动学生资助工作再上新台阶。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安排,结合我校学生资助工作实际,为进一步推动我校助学工作健康稳步发展,切实做到资助和育人工作同步推进,决定开展“红心向党 资助同行”学生资助主题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红心向党 资助同行”
二、活动时间
即日起至12月
三、参与对象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全体师生
四、活动内容及参赛要求
(一)紧扣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红心向党 资助同行”学生资助活动
各学院要紧扣“红心向党 资助同行”学生资助工作,通过开展“咏初心·忆资助”微视频拍摄和“感党恩·诉心声”视频、音频、征文、“学榜样·展新风”分享会、优秀受助个人或励志人物评选、讲演和辩论等,综合运用图文、视频、演讲、访谈等形式,充分调动声音、影像、漫画、摄影、评论等要素,与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资助政策宣传相结合,努力挖掘爱党爱国内涵,积极引导学生将爱党爱国意识转化为自觉的素养与行为,深入了解各项国家资助政策,努力营造感恩、励志、诚信、担当的良好氛围,鼓励大学生积极奋进、乐观拼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实现资助、育人工作同步前进,引领我校学生推动学生资助工作再上新台阶。各学院至少选取一种活动形式。
(二)精心组织,做好“红心向党 资助同行”学生资助主题活动
征集作品须主题鲜明、观点正确、逻辑严谨、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寓教于乐。征集作品须是未曾公开发表的,坚决杜绝抄袭等各类弄虚作假行为,一经发现,取消参评资格。报送作品具体要求如下:
1.“咏初心·忆资助”微视频征集活动(4 月 15 日—5 月 31 日)。组织发动广大师生,以“初心”“同行”“关怀”“诚信”“感恩”等为主题,采用历史重现快闪、歌曲MV、微电影等符合新媒体传播特点的形式制作微视频。“初心”内容结合学生资助发展历史,展现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探索实施一系列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学生资助政策的初心故事;“同行”内容结合各地各校为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所做的工作和努力,展示各级党委政府对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视及取得的成效;“关怀”内容结合精准扶贫、精准资助,展示党和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爱;“诚信”内容结合学生诚信使用资助政策,展示学生诚实守信的契约精神;“感恩”内容结合受助学生感党恩、知党心的感人故事和学生受助后反哺社会的感恩行动,展示受助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怀。
(1)参赛对象:我校全体在读学生。
(2)作品要求:视频时长3分钟以内,文件大小不超过500M,MP4格式,高清1920*1080横屏拍摄。参赛视频的存储介质为DVD光盘或优盘,必须保证从未公开发表,严禁抄袭,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参评资格。
(3)报送要求:每个作品应附说明WORD文档,包括视频标题、简介、作者所在校区、姓名、学号、学院、联系方式等,以邮件形式报送,邮件标题注明“红心向党资助同行+微视频名称+所在校区+学生姓名+学号+学院”字样。
2.“感党恩·诉心声”跟踪回访活动(5月—7月)。以“感党恩·诉心声”为主题,跟踪回访历届受助学生特别是毕业学生,引导受助学生本人谈党恩、抒情感、明方向。报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音频等。跟踪回访受助学生时,要重点关注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获得者;重点关注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受助学生,尤其是服务艰苦边远地区、助力脱贫攻坚、献身绿色军营、投身抗疫一线等受助学生;选取的获奖受助学生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1)参赛对象:我校在读学生及毕业生。
(2)材料要求:征文材料500字以内word文稿,标题:黑体二号,正文:仿宋三号;音频作品需提交10M以内的MP3格式文件,时长不超过3分钟,提供word对应文稿说明;另附一张本人高清生活或工作照用于作品选登时发布在学校或省教育厅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视频时长3分钟以内,文件大小不超过500M,MP4格式,高清1920*1080横屏拍摄。参赛征文发电子版、音频、视频可发电子版或存储介质为DVD光盘、优盘。参赛征文、音频及视频必须保证从未公开发表,严禁抄袭,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参评资格。
(3)报送要求:每个作品应附说明WORD文档,包括视频标题、简介、作者所在校区、姓名、学号、学院、联系方式等,以邮件形式报送,邮件标题注明“文件类型+名称+所在校区+学生姓名+学号+学院”字样。
3.“学榜样·展新风”典型宣传活动(5月-12月)。挖掘本校本专科历年受助学生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通过事迹分享报告、微信公众号推送、编辑成书等方式进行宣传报道,充分展现优秀受助学生的奋斗历程、精神风貌,积极发挥育人作用,激励广大青年学子聆听榜样故事,汲取榜样力量,向标杆学习,与先进同行,奋发进取,不懈努力,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具体举办形式由各学院负责资助工作老师指导勤工助学分中心确定,要求活动形式创新,能与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资助政策和资助育人内涵相结合,努力挖掘爱党爱国内涵,积极引导学生将爱党爱国意识转化为自觉的素养与行为。
五、奖项设置
奖项按微视频、视频、音频、征文分别设置奖项,活动主办方对所有参赛作品拥有使用权。其中“咏初心·忆资助”微视频、“感党恩·诉心声”视频分别设校级特优奖各1名,校级优秀奖各1名;“感党恩·诉心声”音频设校级优秀奖5名,“感党恩·诉心声”征文设校级优秀奖8名。获奖优秀作品将颁发校级荣誉证书,校级获奖作品奖金设置如下:
(1)“咏初心·忆资助”微视频、“感党恩·诉心声”视频:特优奖500元、优秀奖200元;
(2)“感党恩·诉心声”音频:优秀奖100元;
(3)“感党恩·诉心声”征文:优秀奖50元。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此项活动,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精心安排、周密部署,确保取得实效。各学院开展“红心向党 资助同行”学生资助主题活动的活动策划、活动图片(3-5张)、工作总结等相关材料,由学院资助工作负责老师于5月21日前通过企业邮箱报送至李艳霞老师处,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请及时报送。
(二)精心组织。各学院要组织本学院师生积极参与本次活动,遴选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全校征集活动,学院负责资助工作老师按时保质上报学院优质作品至李艳霞老师企业邮箱。“咏初心·忆资助”微视频、“感党恩·诉心声”视频,各学院至少上报各1个;“感党恩·诉心声”音频,各学院至少上报2条;“感党恩·诉心声” 征文各学院至少上报3篇,作品和附件1-6,其中“咏初心·忆资助”微视频报送截止时间为5月21日,其余作品截至报送时间为6月10日;联系人:李艳霞;联系电话:0816-6355450。
(三)宣传推广。对本次活动的获奖作品,将采取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推广,努力营造感恩、励志、诚信、担当的良好氛围,鼓励大学生积极奋进、乐观拼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实现资助、育人工作同步前进。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2021年4月25日